遼寧微短劇首登央視頻??!《沈陽1931》以光影喚醒抗戰記憶、傳承不朽精神!
今日,主旋律紅色微短劇《沈陽1931》,正式登陸央視頻平臺。作為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打造的首個國家級 5G 新媒體平臺,央視頻承載著國家級主流輿論陣地的核心職能,其背靠央視的權威背景與嚴格品控體系,使其成為微短劇行業的 “品質試金石”—— 平臺不僅擁有累計超6.55億次的下載量、月活近1億,日活突破3000 萬人的龐大流量基數,更對播出內容設立了遠超行業常規的審核標準。

《沈陽1931》作為遼寧首部登陸央視頻的微短劇,具有極為深遠的突破意義,成功填補了遼寧本土微短劇在國家級主流新媒體平臺上的空白,成為遼寧影視領域的一項重要成果。
這部
值得關注的是,中視縱橫遼寧微短劇文化產業基地自四月份成立以來,便始終將微短劇創作作為核心發展方向,積極投身于本土微短劇內容的深耕與探索。而遼寧省廣播電視局也對遼寧微短劇事業的發展高度重視,通過常態化的會議指導等方式,為相關創作與產業發展提供精準支持。此次《沈陽1931》成功登陸央視頻,無疑為遼寧微短劇事業注入了強勁動力,不僅提升了遼寧本土微短劇的品牌影響力與行業認可度,更為主流文化傳播開辟了新路徑,為后續遼寧微短劇在內容創作、平臺合作、產業發展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經驗與示范作用,對推動遼寧微短劇事業邁向更高質量發展階段具有重要意義。
多方護航:遼寧力量托舉精品創作

史實力作:微觀視角還原抗戰起點
《沈陽1931》在尊重史實的基礎上,采用 “虛實結合” 的藝術手法,串聯五四運動、東北易幟等近代東北關鍵歷史節點,最終聚焦 “九一八” 事變中的抗爭場景。不同于傳統歷史題材的宏大敘事,劇集以微觀視角刻畫人物群像:既有王鐵漢等愛國將領沖破 “不抵抗” 枷鎖、打響抗戰第一槍的決絕,也有普通民眾在國難中凝聚的反抗力量,更有江湖豪杰以義氣書寫家國大義的擔當,讓 “國格不可棄、國土不可失” 的精神內核具象化呈現。

《沈陽1931》的上線恰逢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九一八” 事變 94 周年的特殊節點,創作理念與精神內核更與9月2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釋放的創作信號高度契合,該劇以微短劇這一受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講好抗戰故事,正是對 “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 創作要求的實踐。

主創團隊坦言:“希望通過央視頻平臺,讓更多人尤其是年輕一代,能在光影里觸摸歷史的溫度,真正記住先輩們曾經的抗爭與堅守?!?這份期待,如今正隨劇集上線照進現實 —— 除抖音、紅果、優酷、騰訊等平臺外,今日起,《沈陽1931》正式在央視頻上線。觀眾只需搜索劇名,便能在一幕幕熱血鏡頭中回望抗戰的崢嶸歲月,讓不朽的抗戰精神在觀劇體驗中得以傳承與延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