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錦州:以“一米高度”打造兒童友好城市 老工業基地煥發適兒化新活力
近日,遼寧省錦州市以兒童友好城市建設為抓手,推動城市發展與兒童權益保障深度融合,通過頂層設計、機制創新、場景落地、服務升級和理念傳播五大維度,勾勒出“兒童優先”的城市發展新圖景。這座東北老工業基地正以“一米高度”的獨特視角,讓城市溫度可觸可感,相關經驗做法為全國兒童友好城市建設提供了“錦州樣本”。
頂層設計繪藍圖:十年規劃勾勒兒童友好新坐標
作為落實國家及遼寧省兒童友好城市建設部署的重要實踐,錦州市將兒童友好納入“十五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出臺《錦州市推進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實施方案》。這份歷時半年打磨、匯聚30余個部門智慧的方案,明確了2025至2035年“全周期、全領域、全流程”友好的建設路徑,從社會政策、公共服務到成長空間等六大領域細化任務,為城市適兒化改造劃定“時間表”與“路線圖”。與此同時,《錦州市兒童發展規劃(2021-2030)》同步推進,確保兒童友好理念深度融入城市發展血脈。
機制創新聚合力:全域聯動構建兒童保護新網絡
錦州市構建起“黨委領導、政府主責、婦兒工委協調、多部門合作、全社會參與”的工作機制。2025年錦州市政府婦兒工委全體會議的召開,標志著建設工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錦州市將兒童權益保護納入“我為群眾辦實事”清單,青少年法治宣傳納入普法重點,10個少年法庭、100%覆蓋的法治副校長筑牢司法保護網;學前教育“一體化全覆蓋”管理模式成效顯著,公辦率穩居全省第一。在基層治理層面,11個兒童福利機構、99個鄉鎮兒童督導員、1354個村(社區)兒童主任實現全覆蓋,織密兒童關愛“最后一公里”網絡。
場景落地見溫度:城市空間解鎖兒童友好新體驗
春日的東湖公園成為錦州兒童友好“微樣本”,“兒童優先”主題宣傳牌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日均觸達市民超2萬人次。城市公共交通推出助學微循環、學生定制公交專線,優化學校周邊站點布局,讓上下學路更安全便捷。教育領域創新不斷,《英雄城市、紅色錦州》校本教材納入必修課,相關課程獲評教育部“基礎教育精品課”;青少年活動中心打造閱讀空間,開展寒暑期特色培訓、“傳統文化+科技+紅色”主題研學等活動,年均服務兒童超10萬人次。未來,錦州市將推進兒童友好街區、圖書館、公園建設,在老舊小區改造中預留活動空間,新建城區配建母嬰設施與托育機構,讓友好理念滲透城市肌理。
服務升級筑底線:四位一體守護兒童成長新生態
錦州市創新“政策保護+平臺保護+??票Wo+兜底保護”服務模式,通過政務平臺公開孤兒及事實無人撫養兒童認定流程,實現申請、審核全流程規范化。遼西首個兒童綜合發展中心正式啟用,為0-18歲兒童提供全周期健康監測、發育評估及精準康復,推動兒科服務從單科治療向綜合干預轉型。與此同時,專業社工、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詢師等組成服務團隊,針對困境兒童開展心理疏導、權益維護等“定制化”服務,實現養育、醫療、教育、社會工作一體化發展。
理念傳播潤人心:全民參與共繪友好城市新畫卷
錦州市構建“多維度、廣覆蓋”的傳播體系,線上依托“錦繡巾幗”等政務新媒體集群,常態化推送政策解讀與建設動態;線下整合社區家長學校、博物館等陣地,開展“兒童優先”主題宣講超百場。通過“場所+”模式,推動“一米高度看城市”理念融入市民生活,形成“人人知曉、人人支持、人人參與”的社會共識。錦州市婦兒工委負責人表示:“兒童友好不僅是空間改造,更是城市文明的升級。我們要讓孩子在被尊重與關愛的環境中成長,讓城市發展更有溫度?!?/p>
從政策文本到民生實景,從政府主導到全民共建,錦州正以兒童友好為支點,撬動城市高質量發展。隨著適兒化改造持續推進,錦州這座老工業基地正煥發新活力,為兒童成長搭建廣闊舞臺,為錦州區域中心城市建設注入強勁動能。
供稿:錦州市委宣傳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