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工攜手美的打造數字化人才培養“樣板間”
5月15-16日,沈陽工學院聯合美的集團美云智數舉辦了AI+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論壇。近300位教育行業領袖、專家學者、合作伙伴和媒體嘉賓齊聚一堂,圍繞AI+制造業數字化轉型、產教融合、人才培養等議題展開深度探討。
會上,美的集團與沈陽工學院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發布了美的集團數字化人才培養全球樣板間,正式啟用以“美的”命名的沈工-美的數字化人才培養學院,標志著全新的深度融合制造業實踐與教育資源的數字化人才培養模式落地。
沈陽工學院校長李康舉表示,數字化轉型沒有標準答案,行動是最好的解題思路。沈陽工學院與國內外的頭部企業合作,共建美的等18家現代產業學院和24個實踐教學中心,并迅速投入使用,以企業的產品、技術和企業項目以及人才需求為目標,以現代產業學院為載體,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培養學生運用數字技術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學校大力推動數字化轉型,以美的燈塔工廠系統的數字化管控平臺為型,打造學校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各項工作的數字化和智能化管理與運行,學校數字化轉型的教學管理平臺結構日趨合理、功能日漸強大。
記者了解到,該數字化人才培養學院凝結了美的集團數十年制造業業務實踐和數字化轉型經驗,引入工業大數據、工業仿真、AIGC等前沿技術,形成具有時代特色的產教融合育人模式。
美的集團美云智數總裁金江介紹說,該數字化人才培養學院的創新在于構建了“三共機制”:一是共建課程體系,將國家雙跨平臺上的真實企業場景轉化為教學案例;二是共培雙師隊伍,實現工程師和教師的有效互動,在企業知識和教學知識上共學、共享、共建;三是共創實踐平臺,鏈接美的以及核心客戶的實習、就業機會,為學子們畢業前對接實操平臺,實現畢業生高質量就業。
新成立的沈工-美的數字化人才培養學院采用“沉浸式”實戰育人思路,借助國家級“雙跨平臺”—美擎工業互聯網平臺,并與全球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成員KUKA機器人技術深度融合,構建起“自動化-精益化-數字化-智能化”四化人才培養體系,形成產教融合新范式。學院重點培養制造企業全價值鏈拉通的數字化人才,以現代制造型企業數字化實踐教學平臺為抓手,提煉基于業務的實訓場景,歸納基于場景的典型崗位,篩選基于崗位的重點工作,將工作轉為可落地實踐課程,形成“任務牽引式實戰教學”。
中國電子學會理事會黨委書記張峰表示,沈陽工學院與美的共建“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課程體系,涵蓋數字孿生車間規劃、工業APP開發等12個前沿模塊,聯合開發的教學案例庫全都來自美的數智化轉型真實場景。這種“把論文寫在車間里,讓知識長在產線上”的育人模式,正在破解“企業求賢若渴,學生學非所用”的結構性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