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政協會議聚焦:深挖 “土特產” 富礦 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近日,在省政協遼寧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委員們圍繞鄉村振興與土特產價值展開了熱烈討論。委員們一致認為,“土特產”是鄉村振興的“富礦”,要充分發揮其最大價值,為鄉村全面振興注入新動力。
會上,多位委員指出,“土特產”作為鄉村特有的資源,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然而,當前“土特產”發展主要面臨“景在深山人未識”的困境,即優質土特產難以走出鄉村,被更廣泛的市場所認知。為此,委員們紛紛建言獻策,強調要充分發揮“百千萬工程”的示范村帶頭作用,通過培育蔬菜、食用菌、花卉等高效增收的新品種,有效激活農村資源要素,讓群眾真正從特色種植中獲得收益。
委員們認為,要發揮“土特產”的最大價值,政策添力、項目給力、資金助力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政府應加大對“土特產”產業的扶持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政策措施,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保障。同時,通過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項目,引導更多資金投入到“土特產”產業中,推動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效益不斷提升。
針對如何更好地發揮“土特產”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委員們提出了多項具體建議。一是要加強品牌建設,提升“土特產”的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二是要完善產業鏈條,推動“土特產”從種植、加工到銷售的全程標準化、規范化;三是要加強市場開拓,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拓寬“土特產”的銷售渠道和市場空間。
在討論中,委員們紛紛表示,要聚焦政府工作報告部署的重點工作,在鄉村振興、產業提質增效、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科技成果轉化等方面深入調研,促進具體政策與當地實際相結合,提振發展信心,推動鄉村全面振興。(穆琳、洪曦、王藝霖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