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協委員趙延坤:加強扶持遼寧省基礎教育學校實施拔尖創新人才早期貫通培養
拔尖創新人才作為一種新的人才類型,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近年來,國家不斷提升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從多個方面著力培養必需的創新思維和創造能力。然而,系統完善的拔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體系尚未全面形成,特別是在基礎教育階段,仍存在諸多挑戰。

在政協遼寧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趙延坤針對遼寧省基礎教育學校實施拔尖創新人才早期貫通培養提出了建設性建議。趙延坤指出,拔尖創新人才早期發現和培養符合特殊少年兒童的特殊教育需要,這不僅是因材施教原則的體現,更是對教育公平的高質量詮釋。創新人才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需要不同學段學校的協同探索與貫通培養,以連貫性挖掘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趙延坤在提案中詳細分析了當前遼寧省內基礎教育學校在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他提到,盡管部分學校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創新以及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但各學段之間的銜接不夠緊密,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缺乏有機統一,存在一定程度的脫節。此外,校際合作不夠深入,優質教育資源未能實現有效共享,教師隊伍建設也有待加強。
針對上述問題,趙延坤從五個方面提出了具體建議。他強調,首先要進一步加強理念引領和輿論引導,轉變公眾對于拔尖創新人才早期培養的認識誤區,充分認識到其重要性和緊迫性。其次,政府應牽頭出臺相關政策文件,明確培養目標、基本原則、實施路徑和保障措施,為全省基礎教育學校提供政策依據和指導。
同時,趙延坤還建議建立拔尖創新人才早期貫通培養的試點機制,選擇已經取得突出育人成效的學校作為試點,給予更大的自主權,以發揮其探索性和示范性作用。此外,加強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吸引優秀人才從事基礎教育事業,并健全教師培訓體系,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
最后,趙延坤提出應探索建立多元化的識別甄選機制,注重對學生能力、志趣和體力等方面的綜合考查評價,以確保拔尖創新人才的精準識才與精準施教。他特別提到,應加強高中階段與高校的銜接,探索建立人才培養直通車制度,為拔尖創新人才的連續培養提供有力保障。
趙延坤的提案引起了與會委員的廣泛關注和熱烈討論,大家一致認為,加強拔尖創新人才早期貫通培養體系建設是一項緊迫而重要的任務,需要政府、學校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協作推進。

















